第九章 识别自动思维
一、本章结构
自动思维是横向认知概念化的核心,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的直接认知原因。识别自动思维往往会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对初学者而言。本章针对如何识别自动思维着墨甚多。
二、章节要点
“认知模式表明:个体对情境的解释(而不是情境本身),会影响个体随后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这些解释常常以自动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P157)。
1 自动思维的特征
“认知行为疗法让他们拥有工具,有意识、有步骤地去评估他们的自动思维,尤其是当他们感到不安的时候。”(P158)
自动思维似乎是自发涌现的,但是患者的潜在信念一旦被识别出来,自动思维就变得相对可预测了。治疗师关心的是如何识别那些功能不良的思维,因为那些思维歪曲了现实,让患者情绪痛苦,也可能会妨碍患者去事先预定目标。
自动思维可能是以语词的形式、视觉的形式(图像)或者是二者结合的方式呈现。
自动思维可以通过它们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来评估。最常见的自动思维类型是即使客观证据与之相反,某种程度上这种思维是歪曲的。第二种类型是自动思维是准确的,但形成的结论可能是歪曲的。第三种自动思维类型也是正确的,但断然是适应不良的。
“自动思维是一连串想法,它与一条更大的思想流共存。”(P157)“自动思维与较明显的思路流是共同存在、自发产生的。而非基于反省或深思熟虑的。人们通常较易觉察到与自动思维伴随而来的情绪反应,但是只要稍加训练,他们就能够对自己的想法有所认识……自动思维通常是简短的、稍纵即逝的,以“速记”的形式出现,并以语词或图像呈现……对自动思维进行识别、评估和反应通常会使情感发生积极地转变。”(P160)
2 给患者讲解自动思维
引入认知治疗模式,治疗师就需要给患者介绍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在处理自动思维的阶段,给患者说明“自动思维”概念就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
作者建议最好能使用患者自身例子来讲解自动思维。特别是在和患者讨论一个具体问题的情况下,治疗师借机引出与该问题相联系的自动思维。
作者对如何给患者讲解自动思维引用一段对话进行了示范,在这段对话中包含了这些环节:
a 通过提问确认患者的自动思维
b 进行心理教育,引出自动思维概念
c 说明自动思维的特点
d 说明咨询任务(识别自动思维;加以评价)
e 图示认知模式(情景-自动思维-情绪)
f 进行心理教育,引出认知模式概念,并说明咨询任务
g 寻求反馈:思维和情绪之间关系的理解
h 布置家庭作业:寻找自动思维
3 引出自动思维
(1)引出自动思维的困难
让患者报告其自动思维的标准提问方式就是询问“你在心里想什么”。如果你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患者的自动思维,或者说患者报告自动思维比较困难。作者提到了如下几个解决办法:
a 提高情绪和生理反应:先引导患者关注情绪的生理反应,然后再询问他在想什么
b 引出详细的描述:可以邀请患者更为详细描述当时场景,然后询问他在想什么
c 将情境视觉化:在头脑中再现场景,然后询问他在想什么
d 通过角色扮演办法重现人际交往场景:在咨询室通过角色扮演重现当时人际互动场景,然后询问在场景中患者在想什么
e 引出意象:唤起患者的自动思维的视觉画面形象
f 提供一个相反的想法:给出一个相反的想法来帮助患者觉察自己思维
g 揭示情境的意义:询问患者“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h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问题:变换提问的方式来了解
如果你应用上面的方式后依然很难确认患者的自动思维,你应该与患者共同决定改变话题,以避免患者感到被审问,或者降低他们将自己视为失败者的可能性。
(2)确认其他的自动思维
对于某个特定的情境患者的自动思维往往并不只是一个,有可能会产生一串的自动思维,就像一个思想流,治疗师应当继续向患者提问,了解更多的自动思维。此外,让患者的自动思维引发相应的情绪、生理反应或行为之后,还有可能继续引发患者的自动思维,咨询师需要继续了解。
(3)确认问题情境
有时候患者甚至连困扰他们的情境或者问题都难以确认。这时候治疗师可以通过大量令人不安的问题来帮助患者准确找出最成问题的情境。罗列出所有问题,通过比较,让他们设想排除一个问题,然后看他们感觉轻松了多少。一旦特定的情境得到确认,就更容易找到自动思维。
(4)区分自动思维和解释
在患者学会确认自己的想法之前,很多患者报告的是他们的解释,这可能反应他们的实际思维,也可能没有。如果是这样治疗师可以尝试聚焦他的情绪,然后在提问确认患者的自动思维。
(5)确认会谈中潜在的自动思维
有时候患者所报告的自动思维是以一种不确定的含义来表达的,这时候治疗师需要对这句话进行澄清,引导患者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我不知道去见教授是不是在浪费时间”,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就是“我去见教授可能是浪费时间”。
(6)改变电报式或疑问式的思维形式
除了上面的形式外,自动思维还可能表现不完整的想法或者疑问的形式。这时候,治疗师要指导患者将想法更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果患者是以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治疗师需要帮助他转换陈述句的形式。
(7)确认引起自动思维的情境
其实除了外部情境或内部体验能够引起自动思维外,或者也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自动思维。治疗师需要对此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常见的引起自动思维的情境有如下的类别:外部事件(或系列事件)、思想流、认知(思维、图像、信念、白日梦等)、情绪、行为、生理或心理体验等。
4 教会患者确认自动思维
教会监控自己的自动思维是认知治疗的一个基本任务。你可以从咨询的一开始就引导患者去识别自己的自动思维,要求把识别的自动思维的情况记录下来。如果患者不能识别自动思维,可以要求患者把情境和情绪记下来,回到咨询室后在咨询师帮助下识别。
“左手精分,右手认知”。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有两个学派的知识必须掌握,其一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知识,它给你深刻洞察人性的理论和武器,另一个就是认知行为疗法,它提供给你助人的具体技术方法,咨客的问题能够在短期内症状得到改变。
微信公号“认知疗法学习中心”在2015-2017三年内邀请著名CBT培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博士郭召良在全国部分省会城市举办“贝克认知疗法”公益培训,这项培训计划正在全国展开。你可以关注“认知疗法学习中心”,更详细地了解这项培训计划举办城市和日期,方便你就近参加学习。